員工看企業文化2013
發表時間:2017-01-10 10:09 員工如何看待企業文化和員工應如何看待企業文化是兩回事。這十分值得企業關注。如果人們能夠將老板和企業家區分開來,也就不難鑒別那些借企業文化之說裝飾自己的膚淺行為。在此我們不談這些人。而真正的企業家在現代企業的經營中,往往深切地感知著建立和導人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。這些企業家,通過自身不懈地努力,已經堅定地確立企業的發展方向、理想和信念,他們也確實幾乎嘔心瀝血地身體力行,期望自己提倡的理念能成為員工的行動。對于此種情況,我身為科榮管理顧問公司的培訓總監,經歷的很多很多。我常見私營企業、國營企業的領路人熱切地向我們表述;更多見外資、合資企業的高層人士,尤其是那些知名跨國公司的外方總經理,談到企業文化的導人時,攤著手板表示出對員工行為的種種不理解。似乎他們不明白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經過數十年甚至過百年的理念,怎會在中國觸礁擱淺? 其實,企業文化,對于員工來說,像天上的云,又遠,又不可捉摸。要讓這云變成春雨般細潤,真實地撲面而來,可感觸,并深明其好處,是太不容易了。這些年來,我在企業中大量從事的主要工作,就是結合企業的文化,幫助員工建立積極的認知,提升員工的眼光,帶領他們分析跟從企業文化的引領對自己成長的好處。事實令我感慨地看到:企業文化意雖好,員工認同領情難。我認為,企業在擁有明確、成熟的核心理念之后,必須在教育和引導員工理解和認同企業文化方面作持續的努力。如真能不懈地這樣做,特別是由上而下地首先抓好各層管理人員,令層層干部與企業同心同德,通過他們實際有效地"化云為雨",再讓員工明白企業文化對自己的真實好處,自動地產生愿力,為自我成長而付出,為感激企業的培養而盡力,這樣一來,企業文化便逐漸"看得見,摸得著"了。 如果沒有艱苦細致地導入企業文化,員工會如何看企業文化呢?他們根本不清楚企業文化的由來和內涵,也無法理解其意義和作用,便認為:那是口號。有個企業,一進公司便清楚地看"團結、奉獻、創新、勇敢"八個大字。而企業使用我的培訓服務,就是為了解決存在的不合作、不求變革的問題。我在培訓中間員工:你們一進企業就看到這八個字嗎?回答是肯定的。我又問:這八個字的意思是什么?馬上有員工告訴我:"那是老板想出來的口號,給客戶看的,作宣傳用。"我問員工:難道這不是你的行為準則嗎?難道你沒想過,做不到這些要求,自己會不愉快,企業也不會賞識嗎?員工們好像第一次聽見這樣的勸導,都在思考。倒是老板(其實是企業家)若有所悟,不由自主地點頭。于是,我讓老板給大家講講他為什么要提出這八個字,有什么故事,有什么用意,有什么期望。老板誠懇地講述起來,我看到員工聽得津津有味。隨后員工中也有人站出來談感受,彼此大大地加強理解,達成了溝通。這說明,企業文化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。沒有,不行;不好,不利;而不會加以利用,則實在可惜。這些軟性的東西,在ISO 9000 QMS中,2000新版已將其納入到體系中,"方針分解"的要求,正是實現了企業文化導人的需要。 我真摯地希望每一位員工,尤其是有一定職位的管理者,認真關心自己看待所在公司的態度和認知,因為這首先不是對企業有益,而是首先關系到員工本人的成長和進步。試想,按公司的要求行事做人,原本是游戲規則,怎容離心離德?如果自己所在企業的文化不能被自己所認同,那么可以選擇退職,這倒符合規則。老又要留在企業,又不自動自覺地遵守規則,就是于人、于己都不利了。只要企業提倡的是積極、進取、正性文化,便是每個員工成長的催化劑。員工應這樣看待企業文化;企業,更應努力讓員工認同這一點而自動領情,而非被迫灌輸一大堆雖然聽起來很好,可員工完全不能明白、不能吸收的精神營養。企業應營造的氛圍是:文化入人心,員工自覺行。 |